化險為夷 深信不疑

 

李冀山前人,道號國興,生於民國五年三月廿三日,河北冀縣人,先祖書香傳家,曾開設書局,造福鄉梓,為中華文化的傳承不遺餘力。時值抗戰軍興,遂投筆從戎一心報效國家。民國卅六年與袁如真前人結縭。民國卅七年大陸河山變色,隨兵工廠由湖南遷移至海南島,途中數逢危難,曾於貨船中從船頂墜落而無傷,在急馳的軍車上,被電線劃過而安然,深信乃上天慈悲化劫的恩典。

 
 

一心不二 悲愿護道

 

民國卅九年來台後,一心一意訪道,終於道緣成熟至孫老前人佛堂,一見如故,立即決定追隨孫老前人修道,當下就立清口、清修愿,邁向弘道渡人的大道,幫辦生機蓬勃的南部道場而渡人無數。民國四十一年官考風起,李前人陪同老前人冒險避難,為人所不敢為,益顯護道誠心。後孫老前人不忍連累道親坦然承擔,遭以間諜罪名羅織入獄,李前人奔走各方營救,後終無罪獲釋。

 
 

修辦志業 真修真行

 

民國四十三年南部道場發展穩定,老前人遂囑李、袁二位前人北上開拓道務。初期生活拮据,數人僅依紫光照相館營生,入不敷出。為不加重佛堂負擔,又另謀他職補貼用度,不計個人辛勞。佛堂一切道務運作及開班上課,依然堅持原則,默默耕耘,公而忘私,數十年如一日。民國七十四年孫老前人一病不起,心中懸念天命之傳承與續展,深悉李、袁二前人平日沈潛修持不求名利,道心堅毅慈悲渡眾。當時即呼「救命」!「就命」!吩囑二位前人在佛前「就位領命」,續接繼往開來的神聖使命。

 
 

力行不倦 開荒闡道

 

民國七十八年中秋節在新店寶橋路設立「中一佛堂」,接引更多的眾生同登法船,積極向南部延展,不辭辛苦南北奔波辦道。民國八十四年高雄再增設「明孝佛堂」,為因應道務開辦拔擢葉治明、田孝淳等多位點傳師,帶領眾後學至澳洲、尼泊爾、泰國等處開荒辦道。十數寒暑主持道場,由無至有,由點而線、線而面,設立公共佛堂及多間家庭佛堂,接引無數佛子同登法船。

 
 

道心恆常 期許嘉勉

 

李前人總是慈祥帶著笑容,溫和親切的體卹關懷道親。強忍受創的脊椎及病苦苦,仍用力舉起那顫抖的手,一字字剛健有勁的在黑板、紙稿上刻寫出道的尊貴與修道的堅定信念,字裡行間充滿對後學無限的期勉—修道要秉持著「尊師重道」與「真知真行」,抱道奉行才能立愿了愿。李前人慈悲:「道真理真明師真,修行要秉真心,真修真成,虛心假意墜沉淪,

 
 

行誼典範 饒益眾生

 

真理就是真性命,性命心求無外尋,哄天哄地哄自己,天時一止難哄人。」將己身置於度外、愈挫愈勇的精神,是後學感佩學習的標竿。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四日傍晚,不慎因寒流疏於保暖而引發中風,駕返理天。李前人剛毅樸實生活儉約,簞食瓢飲刻苦自勵,節省開支以做辦道之用,道親任何困難,必慷慨解囊相助,關懷備至。修道辦道,身體力行,始終如一,無私無悔的奉獻。其音容宛在,典範長存,法聖後學感念追思無已。